欢迎到访金年会jinnian!

副教授
张秀霞
2019-04-26 18:00 点击: 作者: 来源:金年会金字招牌诚信至上

姓名:张秀霞

职称: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地址:兰州市七里河区兰工坪路287号—综合楼

邮编:730050

E-mail:zhangxx@lut.edu.cn

教育经历

2013.9-2018.12:兰州大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理学博士

2007.9-2010.7:长安大学,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工学硕士

2013.9-2018.12:长安大学,测绘工程,工学学士

工作履历

2020.01-至今:金年会jinnian,副教授

2013.09-2020.01:金年会jinnian,讲师

2010.07-2013.09:金年会jinnian,助教

教学工作

硕士生课程:测量数据处理理论与方法

本科生课程: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数字地形测量学,变形监测与数据处理,工程测量等

本科生实践教学: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课程设计,工程测量实习,测绘学基础实习

学术/社会兼职

担任Journal for Nature Conservation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地理空间信息》等期刊审稿人

研究领域

测绘科学与技术、测绘工程(干旱区生态环境遥感监测、自然资源监测评价与规划、变形监测与数据分析、地面形变反演)

奖励与荣誉

[1] 2025年荣获第五届甘肃省教师教学创新大赛新工科组一等奖;

[2] 2025年荣获甘肃省测绘地理信息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

[3] 2024年荣获得甘肃省技术标兵;

[4] 2024年荣获得第四届甘肃省教师教学创新大赛新工科组二等奖;

[5] 2024年荣获全国高等公司测绘学科教学创新与育才能力大赛——教学创新大赛特等奖;

[6] 2023年荣获得金年会官方网站入口“教学优秀奖”;

[7] 2023年荣获第六届甘肃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工科组)二等奖;

[8]2023年荣获第四届甘肃省老员工测绘技能竞赛优秀指导老师;

[9] 2022年荣获第十一届全国测绘类青年教师讲课竞赛一等奖;

[10] 2021年荣获金年会官方网站入口三育人奖;

[11] 2020年第三届甘肃省老员工测绘技能竞赛优秀指导老师;

[12]荣获2020届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优秀指导老师;

[13] 2020年荣获金年会官方网站入口首届课程思政竞赛优秀奖;

[14]2020年荣获金年会官方网站入口第五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二等奖,最受员工欢迎奖;

[15]2018年荣获“2018年甘肃省测绘地理信息优秀学术论文”评选一等奖。

[16]2017年荣获第六届全国老员工GIS应用技能大赛优秀指导教师;

[17]2017年荣获“2017年甘肃省测绘地理信息优秀学术论文”评选一等奖;

[18]2013年荣获第七届全国高等公司测绘学科青年教师讲课竞赛二等奖;

[19]2011-2012学年度荣获金年会官方网站入口“优秀班主任”称号。

指导员工获奖:

[1]指导员工荣获全国老员工测绘学科创新创业智能大赛——测绘技能竞赛(测绘程序设计比赛专业组)一等奖,2023

[2]指导员工荣获第四届甘肃省老员工测绘技能大赛机载激光雷达虚拟仿真一等奖1项,无人机航测虚拟仿真二等奖,虚拟仿真数字测图二等奖,2023

[3]指导员工荣获全国老员工测绘学科创新创业智能大赛——测绘技能竞赛(无人机航测虚拟仿真比赛专业组)二等奖,2022

[4]指导员工荣获南方测绘杯”第十二届全国高等公司老员工测绘科技论文竞赛二等奖,2021

[5]指导员工撰写研究论文《基于移动端的医院线上自助服务系统的服务与推广》,2021;

[6]指导员工荣获金年会官方网站入口2020届本科生优秀毕业设计(论文),2020

[7]指导员工荣获第三届甘肃省老员工测绘技能竞赛二等水准三等奖,三等导线一等奖,2020

[8]指导员工荣获“南方测绘杯”第十一届全国老员工测绘科技论文竞赛二等奖,2019

[9]指导员工荣获“南方测绘杯”第十届全国老员工测绘科技论文竞赛二等奖,2018

科研项目及学术成果

科研项目:

[1]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24JRRA176):“一带一路”河西段绿洲撂荒耕地动态监测及其生态环境响应分析,2024.03~2027.03,主持。

[2]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少数民族地区脱贫农民科学素质提升路径研究,2022.12~2023.12,主持。

[3]甘肃省省青年科技基金计划项目( 20JR10RA179):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遥感监测与分析,2021.02~2023.01,主持。

[4]金年会官方网站入口2018年度国家自然基金预研项目资助:“极度干旱环境中自然保护区的保护有效性的遥感监测与分析--以敦煌为例”,主持。

学术成果

[1]Zhang, X.; Wang, X.; Li, W.; Wu, X.; Cheng, X.; Zhou, Z.; Ling, Q.; Liu, Y.; Liu, X.; Hao, J.; et al. Dynamic Monitoring and Analysis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Quality in Arid and Semi-Arid Areas Based on a Modified Remote Sensing Ecological Index (MRSEI): A Case Study of the Qilian Mountain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Remote Sens. 2024, 16, 3530. https://doi.org/10.3390/rs16183530

[2]张秀霞,邓灵芝,李旺平,等.基于农作物物候特征的干旱区撂荒耕地识别——以甘肃省凉州区为例[J/OL].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1-17[2024-09-11].https://doi.org/10.13254/j.jare.2024.0205.

[3]张秀霞,韩丽莎,党星海,等.西北干旱区近30 a植被覆盖的时空变化及其对气候因子的响应[J/OL].干旱区研究,1-13[2025-06-05].http://kns.cnki.net/kcms/detail/65.1095.X.20250407.,1126.002.html.

[4]汪孝贤,张秀霞*,李旺平等.基于遥感生态指数(RSEI)改进模型的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质量评价[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23,39(07):853-863.DOI:10.19741/j.issn. 1673-4831.2022.1054

[5]Wang, X.;Zhang, X.; Li, W.; Cheng, X.; Zhou, Z.; Liu, Y.; Wu, X.; Hao, J.; Ling, Q.; Deng, L.; et al.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Climate Variability and Human Activities on Vegetation Variations in the Qilian Mountain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from 1986 to 2021. Forests 2023, 14, 2042.https://doi.org/10.3390/f14102042

[6]张秀霞,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遥感监测与分析.甘肃省,金年会官方网站入口,2023-02-23.

[7]张秀霞,颉耀文,吕利利.敦煌绿洲近30年的景观变化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8,32(03):170-175.DOI:10.13448/j.cnki.jalre.2018.091.

[8]张秀霞,颉耀文,卫娇娇,等.1986—2015年干旱区敦煌绿洲景观的时空演变过程[J].干旱区研究,2017,34(03):669-676.DOI:10.13866/j.azr.2017.03.25.

[9]Xiuxia Zhang, Yaowen Xie.Detecting historical vegetation changes in the Dunhuang Oasis protected area using Landsat images[J]. Sustainability,2017, 9(10), 1780.doi:10.3390/su9101780

[10]张秀霞.顾及观测值精度的断层变形参数反演研究[J].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16,36(11):977-980.DOI:10.14075/j.jgg.2016.11.008.

[11]张秀霞,张永志.遗传算法反演龙门山断裂带断层三维滑动参数研究[J].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2011,33(02):217-220.

[12]高志钰,李建章,张秀霞.基于曲线拟合的AR模型在地铁施工监测中的应用[J].测绘工程,2018,27(10):68-70+75.

[13]马恩和,张秀霞.基于代表性奖励项目的中国科普奖励成果研究——中日科普奖励对比视角[J].科技传播,2022,14(10):27-31.DOI:10.16607/j.cnki.1674-6708.2022.10.042.

[14]程小强,周兆叶,李旺平,上官冬辉,汪孝贤,张秀霞... &林庆润.(2022).基于MODIS数据的中亚地区旱情监测及影响因素分析.农业工程学报,38(10),128-137.

[15]陈璐,李旺平,郝君明,周兆叶,张秀霞,程小强&汪孝贤.(2024).基于Landsat数据的高寒湿地信息提取方法研究.遥感技术与应用,39(03),708-717.

[16]陈伟,张秀霞,党星海,等.基于CNN-OBIA的黄河源区水体提取及时空变化[J].人民长江,2024,55(04):133-141.DOI:10.16232/j.cnki.1001-4179.2024.04.018.